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加强和改进党的民族工作,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必须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像珍视自己的生命一样珍视民族团结,争当促进民族团结的模范,凝心聚力绘就民族团结“同心圆”。
“邦畿千里,维民所止。”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千百年来,中华民族之所以焕发出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就在于各民族有着共同的价值追求和精神依归;在历史波澜的沉浮跌宕中之所以生生不息、繁荣发展,就在于凝结为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命运共同体。回顾历史不难看到,凡是各民族团结时期,社会就稳定,经济社会发展就快,各族人民得到的实惠就多;凡是民族矛盾突出并造成动荡的时期,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就受影响。事实证明,民族团结、国家统一是各族人民之福,民族分裂、国家动乱是各族人民之祸。
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新疆和兵团时强调,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民族人民的生命线,新疆各民族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不可分割的成员,要格外珍惜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56个民族拧成一股绳,保持定力、脚踏实地、同心协力、踔厉奋发,在党的领导下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继续奋斗。对于兵团各级党员干部来说,通过增进民族团结凝聚共识、凝聚人心、凝聚智慧、凝聚力量,必须以坚强的领导为保证,以科学的理论为根基,以强烈的责任担当为动力,确保各民族之间步调一致、行动统一。要毫不动摇夯实民族团结的思想基础,坚持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团结进步的重要论述指引方向,全面准确理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精髓要义、深刻内涵,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牢固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毫不松劲提升民族团结的素质本领,以深化“民族团结一家亲”和民族团结联谊活动为抓手,深入群众、沉到一线,向群众问计寻策、解难帮困,引导各族群众心往一块想、劲向一处使,携手共克时艰、同心谋求发展,在助民为民实践中不断积累智慧、增强本领;毫不懈怠强化民族团结的责任担当,始终保持“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意识和促进团结进步的奋发姿态,多到多民族聚集的地方、问题集中的单位、情况复杂的场所搞调研、抓工作,把党的民族政策送到千家万户,集中力量解决群众关心的急难愁盼之事,以兴边富民、安定和谐的实际行动把各族群众凝聚在一起。
事成于和睦,力生于团结。1945年,我们党制定的第一个历史决议指出,团结全党同志如同一个和睦的家庭一样,如同一块坚固的钢铁一样。立足新起点、阔步新征程,只要我们凝聚“想在一起”的团结之心,激扬“干在一起”的奋斗之力,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因素,维护民族团结殚精竭虑,服务民族团结任劳任怨,增进民族团结久久为功,就一定能在创新创造、转型转变中打开民族团结进步新天地,在奋斗奋进、苦干实干中开创民族繁荣发展新局面。
(作者单位:五家渠市人武部、六师党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