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兵团理论网 >治疆方略
坚持“七大思维”,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 作者:张勇 理金花 来源:兵团日报 发布日期:2023-09-25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坚持系统观念。要不断提高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七大思维”贯穿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是新时代治国理政实践的重要方法论。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必须坚持“七大思维”。

  坚持战略思维。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从战略高度创造性地提出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新疆,怎样建设新疆等重要问题,体现了深刻的战略思维。做好新时代新疆工作,我们要深刻领会党中央的战略意图,牢牢把握新疆在国家全局中的战略地位,放眼国际国内两个大局,用前瞻意识和全局观念科学把握情势,坚持从全局、长远和大势上看问题、想问题,用普遍的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全面地而非片面地看问题。

  坚持历史思维。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内外形势复杂多变,但机遇和挑战并存,中国也正处于大发展时期,要更加清晰地看清形势、分析问题,自觉把党中央对新疆的各项工作要求放到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世界社会主义五百年历史、百年党史和新疆近70年发展史的历史方位中,结合历史发展规律深刻领会党中央对新疆工作的决策部署,自觉找准行动方位。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坚持历史思维,我们要以史为鉴,从历史中总结汲取经验教训,吃透历史规律,提高知史鉴今的能力,更好把握当下,在实践中增强历史担当。

  坚持辩证思维。辩证思维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原理分析、解决问题的科学思维方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眉毛胡子一把抓是做不好工作的,要抓重点,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辩证统一。党中央历来重视新疆的稳定问题,现阶段,在新疆工作中,要始终把维护社会稳定摆在首位,解决好当前发展稳定面临的突出问题。但“稳定”绝不是静态的、绝对的稳定,“稳定”中还蕴含着“发展”的指向,稳定的社会环境为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因此,还要统筹兼顾,做好长远谋划,扎实推进事关长治久安的根本性、基础性、长远性工作,积极解决各种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只有辩证地看待新疆稳定与发展的关系,才能在实践中妥善处理好二者的关系,实现新疆社会稳定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坚持系统思维。要用普遍联系的、全面系统的、发展变化的观点,把握好整体和部分、当前和长远、全面和重点、特殊和一般的关系。把新疆工作放到国家工作全局中来考虑,把新疆的各项工作要求联系起来整体考虑,运用历史思维将新疆工作放到历史方位中整体把握,解决当前阶段所面临的突出问题,在观察和处理问题时要透过现象看清本质,把普遍性与特殊性结合起来,实现科学管理、有效治理。

  坚持创新思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思维能力,就是破除迷信,超越陈规,善于因时制宜、知难而进、开拓创新的能力。”在新疆的各项工作中,领导干部要在把握肯定与否定的基础上,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在实践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比如,创新方式形式,讲好新时代新疆故事,展现新疆开放自信的新面貌、新气象。坚持创新思维,要灵活运用好矛盾分析法,抓住事物的根本矛盾,并且能够系统认识和把握矛盾变化的方向,作出合理判断和科学决策。

  坚持法治思维。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公平正义,高举法治旗帜,运用好法律武器,提升法治水平,筑牢稳定的法治基础,善于运用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

  坚持底线思维。当事物稳定向前发展时,我们也要看到事物向前发展的不利因素,当事物止步不前或者面临危机时,我们也要看到事物变化中的有利因素。底线思维是重要的领导思维和工作方法,我们要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增强忧患意识、规矩意识、风险意识,完善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隐患机制,巩固好来之不易的稳定局面。

  (作者单位:石河子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兵团兴新职业技术学院)

责任编辑:王海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