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改革

“农”墨重彩 “丰”景如画

作者:马雪娇 来源:兵团日报 日期:2023-01-16

  2022年,兵团粮食总产达315.35万吨,比上年增长12.3%;棉花总产215.4万吨,单产创近10年来新高;种植业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95.3%,居全国领先水平……

  一组数字,看似简单,得来殊为不易。沉甸甸的成绩背后,是2022年兵团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中之重,扎实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发展壮大特色产业,打造农业全产业链;大力提升农业科技水平,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结出的丰硕果实。

  筑牢“三农”压舱石 扛稳粮食安全重任

  瑞雪兆丰年。一场大雪给六师奇台农场的麦田盖上了一层厚厚的“棉被”,一株株冬小麦正在积雪下积蓄力量,等待春天的到来;连队农技服务人员忙着深入田间,全力保障冬小麦安全越冬,为今年稳产丰收打下坚实基础。

  奇台农场素有“兵团粮仓”之称,是兵团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和国家级小麦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该场始终把粮食安全放在农业生产的首位,认真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大力建设高产试验田,重点推进冬小麦、春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超高产攻关,粮食生产水平大幅提升。2022年,奇台农场冬小麦单产达863.8公斤,再创新疆冬小麦高产纪录。

  稳定粮食生产、实现全年粮食安全目标任务,是兵团“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2022年,兵团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形成粮食生产高位推动、上下联动、党政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

  为进一步提高各级重农抓粮的积极性,兵团逐级分解落实粮食生产目标任务,并将之纳入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在落实中央种粮补贴资金2.82亿元的基础上,兵团财政下拨3.59亿元资金,用于粮食、油料作物、饲草种植补贴,对小麦、玉米、大豆、花生、青贮玉米等作物应补尽补,充分调动了职工群众种粮积极性,稳定了种粮收益预期。2022年,兵团承担了450万亩粮食种植任务,实际落实种植面积477万亩,粮食播种面积创近6年来新高,为保障粮食安全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2年,兵团农业农村局大力推动粮食高产创建工作,实施种业振兴行动,稳步提升粮食生产品质;设立兵、师、团场党政主要领导指挥田、示范田、攻关田,建立省级粮油绿色高质高效示范区9个,新建高标准农田144万亩;兵、师两级分品种、作物组建技术指导组,在关键时点分片包干开展技术指导,促进粮食生产能力提升;加强制种基地建设,进一步扩大高产优质品种推广面积,稳步提升稳产保供能力。

  推进农业机械化 助力农业提质增效

  每逢金秋时节,在二师三〇团棉田里总会看到,几十台现代化自走式打包采棉机在地里来回穿梭作业,不时丢下一个个黄色的棉包。2022年,二师铁门关市棉花种植机械化水平达97%,关键作业环节全部实现机械化,种植的73万亩棉花在1个月内就采收完毕。

  农业机械化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2022年,兵团农机装备结构不断优化,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水平不断提升,成为推进乡村振兴的有力支撑。目前,兵团种植业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95.3%,居全国领先水平。

  农业机械化的推广,不仅提高了兵团农业生产水平,也推动相关农机装备制造企业壮大,不断突破技术“瓶颈”,助力农业机械化“产学研”一体化发展。

  2022年棉花采摘季,兵团各植棉师市共调集采棉机3300台,较去年增加近700台,新棉采净率、采收质量进一步提高。

  值得一提的是,在2022年的采棉作业中,由新疆天鹅现代农业机械装备有限公司研制生产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150台六行自走式打包采棉机驶入棉田,开展大面积作业。

  为推进采棉机国产化,兵团支持天鹅现代农业机械装备有限公司启动高端采棉机智能制造项目,2022年集中突破了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并实现优化集成,取得专利超过40项,采棉机整机国产化率达到93%,填补了国内市场空白,主要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培育农业全产业链 打造现代农业新高地

  临近春节,十师北屯市海川开心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的生产车间内,机器运转、工人忙碌,一批批订单瓜子产品从这里发往全国各地。

  十师北屯市地处向日葵种植黄金纬度,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已成为新疆乃至全国重要的优质瓜子种植、加工基地。2022年,入驻北屯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瓜子加工企业达到19家,形成瓜子种植、育种、加工、销售、物流全产业链,瓜子产业从粗放型生产走向精细化生产。

  2022年,兵团着力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不断补齐农业发展的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突出发展以农产品加工为重点的龙头企业,着力打造各具特色的产业园区,加快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全力推动兵团农业现代化建设。

  目前,兵团拥有国家级、兵团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35家,其中国家级22家、兵团级113家;创建2个国家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2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打造出7个全国农业产业强镇,逐步构建起“龙头企业+合作社+职工”的经营模式。

  走进四师六十八团新疆伊香米业有限责任公司精米生产车间,阵阵米香扑鼻而来,水稻清理脱壳、磨制碾米、色选抛光……经过多道工序加工出来的“富硒”大米备受消费者青睐。

  近年来,六十八团不断调优农业结构、提高农产品质量,以“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基地”的模式,有序推进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品牌化销售,做大、做强、做优“伊香”米业。

  2022年,兵团立足特色优势,坚持质量兴农、品牌强农,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走出一条“特”“优”农业发展路径。截至目前,兵团有23个农业品牌进入《中国农业品牌目录》和《中国农垦品牌目录》,38个品牌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98个品牌获得绿色食品认证。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兵团将牢固树立大农业观,依托全国节水灌溉示范基地、农业机械化推广基地、现代农业示范基地“三大基地”建设,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更大力度、更强举措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以新理念拓展农业的广度和深度,再塑兵团农业新优势,为新时代农业强国建设提供“兵团模式”。

责任编辑:张艺馨 刘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