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改革

中国数字经济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

作者:吕志青 来源:新华社 日期:2023-01-16

  当前,数字经济开始成为新一轮国际竞争的重点领域,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核心驱动力。现阶段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促进新时代经济高质量发展,可从如下几个方面考虑。

  第一,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本质是数字化创新,从各国数字化战略和发展路径来看,主要聚焦在产业生态建设上。当下应着力实现以信息化带动数字化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形成数字产业化,从而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路径,从产业创新层面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第二,实施人才发展战略。人才发展是行业发展关键,尤其是同时掌握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双向知识的跨界复合型人才。着力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和跨界复合型人才,是打通制约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根本。一方面,国家要从建设科技创新强国的战略高度出发,吸纳国内外优秀科技人才投身现代科学事业;另一方面,探索新型产学研跨界人才培养,创新校企、校院合作模式,破除高校中过于明晰的学科边界和学院边界,鼓励组建跨专业跨组织大科学攻关团队,培养新一代数字经济和智能科技复合型创新人才。

  第三,充分释放数据要素潜力。数据作为数字经济关键生产要素实现机制,其市场化配置会驱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如平台经济、共享经济资源配置必然影响到大数据产品和社会性服务性创新。因此,构建以数据为关键生产要素的数字经济,要注重发挥数据的基础作用和引领作用;充分释放数据对实体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对传统产业进行全方位改造,提高数据要素生产率;健全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生产要素的考评制度和激励完善制度;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营造良好数字生态。

  第四,加快数字政府建设,推动社会治理与公共治理转型升级。在信息化、数字化治理环境下,政府通过大数据技术有效促进信息、资源、人力等各要素跨区域、跨部门、跨业务间流通,从而打破原有条块化、分割式管理,极大提升数字政府综合治理、协调治理能力。数字政府与创新型市场之间的协调发展,有利于提升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模式创新的有效空间。

  第五,不断深化数字经济国际合作、区域协调。一方面,当前,数字经济领域出现的新形势新任务,各国之间需建立协作共赢的发展关系,积极推动国际合作与交流,统筹布局跨国数据共享机制与流通机制。同时,国家应支持企业创新发展,增强国际竞争力,研发引领性技术,打造自身技术长板。另一方面,将数字经济发展作为系统性工程进行统筹,加强创新资源统筹,优化资源配置,缩小区域间数据禀赋差异,实现以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有效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责任编辑:张艺馨 刘芳